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饥饿营销 加价买车已经成车市“潜规则”

2010-05-13  新闻来源:羊城晚报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黄路伟

  “途观提车要等数月”、“奥迪Q5佛山已经排到明年2月份”,当你从销售顾问嘴里听到这些话语时,你没必要感到惊讶!因为刚性需求导致市场终端缺货的现象已经由来已久,而终端缺货导致的加价提车也就变得很正常。

  从2000年开始,在整十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增长时期内,“加价买车”这个新兴词语对于车市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新车原本有定价,为了提前拿到车,你可以加钱,只要加钱,一切都好办,这在十年车市中,尤其在汽车销售相对火爆的年份中已经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常态。加价买车,一方面,显示了这款车的确是款已经被消费者认可的好车,供小于求;另一方面,却也显示了个别厂商饥饿市场营销手段的一再有效。“加价车”,真值得你多掏数万元去购买吗?

  加价买车已成“潜规则”

  据报道,有关部门对深圳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发现,该公司从2008年9月17日起,到今年4月7日,共计有127台车为加价出售。其中,加价最少的一单为3000元,较为普遍加收价格是在3万-6万元。其中,一款售价200多万元的某品牌跑车加价金额最高,消费者支付的加价款少则9万多元,多则十几万元。其中,一位姓郑的消费者在2008年9月购买该车时为了尽快提车,竟然支付了高达30万元的加价款。

  业内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所提多数为进口车,国产车之所以有些车要加价才能提到现车,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有些年份,比如去年,汽车市场太火爆了,买车的人多,造成了车市供小于求。另一方面,汽车厂商的营销做得非常成功,忽悠起买车的热情以致很多消费者都一窝蜂去买车,还有一方面,就是某一款车在市场上一直找不到有效的竞争对手,而这款车又相对找不出缺点而广受消费者欢迎,那么这款车即使加价数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是由于一款车在人们心目中相对“完美”,因此,即使厂家完全具备这个产能,也会有意让市场保持一种适度的饥饿感,产品“供不应求”,在终端市场出现加价也就很正常了。换句话说,加价买车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潜规则。“加价提车,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牟取暴利行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经销商加价售车,主要是为了提高利润,甚至可能故意囤车,造成车市紧俏的假象,消费者不应盲目相信经销商的宣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变相加价的情况在中国市场很难根治。首先,如果经销商在加价过程中,不开发票,调查取证工作将十分困难。其次,加价行为大多数存在于新上市的中高端车型中,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实际上非常大,消费者为了能够抢先提车,往往不在乎多加一些钱,这无疑纵容了销售商的加价行为。

  要求加装精品就是变相加价

  加价买车俨然已成为当下车市的一条“潜规则”,这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厂家对于加价提车都是绝不鼓励或者明令禁止,比如上海大众在4月14日就明文通知各地经销商,坚决不支持经销商对于紧俏资源的私自加价行为。该文规定:“即日起,凡收到用户关于途观加价销售的投诉,经查实后将给予相关经销商严厉处罚,并停供相关资源,同时大众品牌网络发展部将开展针对途观销售价格的专项神秘客户调研,对发现有私自加价行为并引起客户抱怨的经销商也将给予严厉处罚并停供相关资源。”

  但据某品牌4S店销售表示:“厂家的监管措施并不严格,而且现在我们也并非直接加价售车。”何为非直接加价售车?一些4S店最流行的做法是不直接跟消费者说加价多少,但声称只有加了精品的现车,想提现车,就得加上精品价格。

  “一个导航要八千元,一个贴膜要五千元,一个真皮座椅又要五千元,从质量来看,利润起码超过一半。这根本就是加价的马甲!”说及4S店的变相加价,于小姐就一肚子火。她订的是一款中级车,代价是1万元加装导航,虽然算是捆绑销售,但是孙小姐却收到了两份发票,一份是车辆销售发票,购车金额为厂家指导价,导航的发票则另外单开。

  而据其他车主反映,如果是加急提车,多支付的加急费也不会体现在购车发票上,更不会有所谓的“加急费”收据。这是违反《价格法》偷税漏税的行为。

  饥饿营销+产能不足=加价卖车

  除却由于市场估计失误、汽车厂家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因素外,不少厂家热衷运用其品牌的号召力,制定叫好叫座的惊喜价,并一定程度上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使其品牌得到宣传,赚取更高的利润。这种常见于新车上市初期的“饥饿营销”策<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