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售后满意度提升明显 关注重心由车向人转移

2011-09-22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杨林

  2001年,J.D .Pow er亚太公司开始发布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C SI),在这十年中中国汽车年销量从200多万辆跃至1800多万辆,消费结构以及习惯发生明显改变。而售后满意度有了什么样的提升呢?哪些推力导致了这种变化的出现?售后满意度的提升对车商的经营有何影响?通过分析《中国汽车行业售后满意度发展简史》(2001年- 2011年),并采访其中国区研究总经理梅松林博士,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的答案。

  2001年凤头是2011年鸡尾

  J.D .Pow er的中国汽车行业售后满意度调查是在59个汽车品牌中进行的,从《中国汽车行业售后满意度发展简史》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在这十年中中国汽车业售后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2011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分为833分,与2010年的819分相比提升了14分,创了历史新高。

  2001年所有品牌中售后满意度指数最高的是上海通用别克品牌,其分数仅为819分,这是去年行业平均分,这个分数放在今年则没有达到及格线。在采访中,梅博士再次强调了其“慢进也是一种退步”理论,他认为中国汽车业售后满意度处在快速提升阶段,各个汽车品牌需要在“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后交车”、“服务顾问”和“服务启动”等五项衡量因子上进行全面提升才能与整个行业服务水平提升保持一致。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上海通用别克这三个品牌的售后满意度已经与其他品牌拉开了差距。在今年的售后满意度调查中,他们名列前三。从国别来看,日系、欧系跟美系厂商在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所得到的分数较高。

  一次性修复能力已与国际接轨

  那么,是什么原因令得中国汽车业售后满意度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呢?在采访中梅博士表示,满意度指数涉及到五个衡量因子,行业分数的提升是系统化的进步,近几年中国汽车厂商在售后多个方面的服务质量都有提升。在调查中J.D . Pow er发现,中国汽车业在影响满意度的核心因子———“服务质量”上的进步最快,其中一次性修复能力的提升是影响整个因子得分的关键因素。去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一次性修复能力(包括保养与保修)超过97%.今年则超过了98%,梅博士告诉南都记者,这样的比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位居前列。而更为难得的是,所有汽车品牌的一次性修复率都很高,彼此之间差异不明显。

  在分析一次性修复能力提升的原因时,梅博士认为,这种提升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国内的汽车品牌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维修工具的先进性与标准化(即在整个销售网络中推广相同的工具),并且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了服务人员的素质,过去几年中零部件的供应速度与质量也得到提升,从而保证了一次性修复能力。

  CSI分数影响客户忠诚度与利润

  CSI的分数高品牌不仅售后客户流失量比竞争对手小,其新车利润率也更高。一般来说,在新车保修期内,受保修政策束缚客户会主动到4S店维修与保养车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观察车行的服务,如果修车水平、消费环境、人员素质令他们满意,并且服务价格也合适,那么在保修期结束后,消费者继续到车行消费的几率相对较高。梅博士告诉南都记者,一个汽车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与客户忠诚度保持高度一致,CSI得分较高的品牌,如广本、东本以及上海通用别克,其客户流失率相应少些。在J.D .Pow er调查中,CSI分数高的车商,其客户忠诚度是低分数车商的3倍!

  车商新车利润随着满意度的上升而有明显增加,2010年CSI分数高的车商,出售一辆新车总利润为4198元,分数低得车商获利仅为3582.梅博士对此进行了解释,调查中,当谈到影响购车十大因素时,客户把“经销商专业和服务”排在第七位,售后服务会影响新车的溢价能力,客户认为优质的服务需要成本,在购车时对价格的敏感度因此降低了。

[NextPage]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