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GDP占全国超40% 《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建议稳就业优先三大城市群

2019-03-19  新闻来源:21经济网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侯小南

  区域一体化,我国的各大城市群成绩如何?

  3月18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报告对涵盖我国157个地级以上城市,19.6%国土面积、82%GDP和63.07%人口的12个大型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评估。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各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位次大体保持稳定,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位列前两名,但三大超级城市群中的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如山东半岛城市群,仅位列第四。

  人口流向三大城市群

  作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城市群的发展,被认为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此份报告涉及的城市群,包括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海西(台湾海峡西岸)、成渝、 辽中南、哈(哈尔滨)长(长春)、长株潭、武汉和关中共12个城市群。

  2006年至2015年,12个城市群占全国GDP的比重从70.56%上升至82.03%,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有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

  12个城市群按GDP总量排序分别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海西、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哈长、长株潭、武汉和关中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超过40%。

  在人口层面,上述城市群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十年间从61.12%上升至63.07%,增加了1.95个百分点。

  3月18日,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助理俞建拖表示,人口集中主要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的人口增长同期增加了2.54%。这三个地区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最高,中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中稳就业要优先在这三个城市群施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表示,城市群决定了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这份报告反映了我国经济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以及城市群内一体化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趋于均衡发展,要依托城市群。

 京津冀一体化要看两大变量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所研究的所有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评价指数平均增长了70%。

  报告采用了ACEP指数来衡量地区一体化水平,分别衡量经济集聚性、交通连接性、经济均等化水平和政策协同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体化水平稳居第一梯队,ACEP指数分别为61.58和56.79。第二梯队是山东半岛、京津冀、中原和辽中南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得分在30-40分之间。

  俞建拖表示,不同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存在区别。总体来看,经济积聚的贡献率达到55.75%,连接性的贡献占41.29%,经济均等化为1.5%,政策协同则只有1.46%。

  在辽中南、珠三角等城市群,交通连接性贡献更大;在山东半岛、长株潭等城市群,经济积聚的贡献超过60%;长三角城市群的政策协同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达到了9.8%。

  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为何京津冀的一体化水平却不及山东半岛?

  报告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制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以及有公共财政支出差距所反映的制度协同困难。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看两个关键变量,一是雄安新区能否发挥区域均衡发展的支点作用,二是京津冀与环渤海区域的山东半岛、辽中南城市群的协同。

  俞建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雄安新区在前期暂时性、阶段性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建设之后,应该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其周边地区的制造业等产业基础优势,引导形成产业链和生态,从而形成区域性的支点作用。

  3月18日,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城市群发展根本上来讲依靠市场力量。现在国家制定城市群规划,总的来讲要顺应城市群发展的市场规律,建立健全发挥市场力量在城市群发展中有效发挥的条件,引导城市群企业、个人和地方合理配置资源。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