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德赛西威与车和家战略合作媒体发布会

2016-05-06  新闻来源:德赛西威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金文旭

  4月26日,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伴随万众瞩目的北京车展隆重召开与车和家的战略合作签约暨德赛西威“三十年·新征程”的启动仪式。发布会推出德赛西威30周年Logo和Slogan——“智存高远”,从“智联”、“研存”、“势高”、“行远”四大维度,向与会的数十家主流媒体传递出德赛西威历经三十年匠心打磨,联手车和家开启智能网联汽车新征程,实现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新跨越的志向和梦想。

  界面-周记者:我有两个问题,

  1、德赛西威与车和家的合作具体在哪些领域?两家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分工是怎样的?

  2、车和家的造车进展到了哪一步?我们只知道您说过4年实现量产,那么是否有更具体的时间节点?例如何时建厂(或是改造工厂)?

  德赛陈董:德赛西威目前是方案供应商,我们有丰富的产品线,这些产品都会供给车和家,相信将来会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合作发展。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显示屏、行车记录仪等。

  车和家李总:首先,我们车和家对车的制造是非常谨慎的,因为我们不是互联网造车,我们是新一代的汽车企业。所以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工艺、研发我们都不会绕过、不会走捷径,会踏踏实实的走。所以我们的研发、生产制造,包括服务网点建设,我们都会按照成熟的汽车企业脚踏实地的方式来做。

  正常的车企在研发一款车时,并不需要4年的时间,研发的过程大概2~3年即可。更多可能是测试的过程,包括后期生产制造的过程。我们是不会绕过的,因为涉及到生命安全,每一环我们都非常重视。但关于产品发布的时间点,目前暂时还不方便透露。我们也不希望消费者和媒体给我们过高的期望值,怕我们也满足不了。谢谢。

  汽车商业评论:请问沈总,您多次提到电动车的共享经济,现在市场上分时租赁的也有很多了,但现在市场规模和用户习惯可能都还没有达到预期,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那么刚才车和家所描述的理想应用场景何时可以实现?

  车和家沈总:首先我们并不是安全按做分时租赁来做的,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我们也提到我们是全球化运作的公司,可能中国市场还在培育阶段,但在欧洲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了,欧洲在共享经济方面发展更快一些。从目前来看这车没有盈利的原因,应该说有很多因素,这个车的设计和充电条件都有一定的制约。不管这个车是谁拥有,最后假设这个车没有经济性的话,无论是否是共享经济,它都不具备经济性。而我们在设计时从产品形态,到充电的能源网络,到整个服务,生态的营造都是有经济性整体考虑的。相信我们的产品出来是更符合共享经济的要求。当然产品设计最初一定是符合个人购买用户的需求的。我们所提的理想城市交通的状态,我们认为可能会在未来5到10年间逐渐成型,现在科技发展很快,五年前还很难想象每天用微信,那个时候感觉微博是不可替代的。科技发展永远比我们预期的快!

  乐逗汽车:下面我提出2个问题,第一个,德赛西威作为一个在传统汽车电子拥有30年历史积淀的企业,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浪潮中,你们要转型,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转型的过程中,与一开始就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做车载导航系统的那些新进公司相比,德赛西威有怎样的优势与挑战?

  第二个问题想问下车和家的李总,和德赛的战略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是否会有更多的战略合作发布?另外,车和家之前的定调是低调、务实。不知在接下来互联网的浪潮中是否有什么变化?

  德赛西威陈董:德赛西威这些年的产品一直是汽车电子领域,这30年来,我们从收录机、卡带,到CD,多媒体娱乐系统、空调,到安全辅助系统,都是电子产品。我们在与客户的探讨很多新产品时,都谈到物联网这块的产品。

  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从硬件开发到软件与物联网的发展,网联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车和家的产品理念很切合我们,大家也都很注重用户的产品体验,车和家的这种模式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将改变传统的做法。我们德赛西威对市场的变化一直是高度关注,所以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多的探讨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抱着很开放的态度,车和家也是很低调、务实的企业,这和我们很相近。在宣传片中说到的产品功能都会很快实现,因此我们与车和家的合作也是很愉快的,不会存在什么分歧与纠纷。

  车和家李总:对于我们作为新进入行业的初学者,在供应链方面其实有不小的挑战。我们选择了一个和别人可能不太一样的方式进入,并不是简单的拉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拿着诚心,和让对方看到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产品,来获得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支持。在我们过去的10个月时间里,很多供应商都从最初略带怀疑的互联网造车,到慢慢觉得你们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的。这些我们核心的供应商中,所有的项目负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想买我们的车,而且连他们身边的人也想买我们的车。我想这个是比拉关系、造声势是有效的多了。这也是为何我们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企业,能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德赛西威这样重量级的企业与我们合作并全力支持我们的原因所在。所以第一步是获得供应商的支持,接下来也希望媒体给予我们支持。最终得到消费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不去建立什么粉丝,树立什么崇拜。希望大家真正喜欢上我们的产品、真正用我们的产品。这就足够了。谢谢。

  主持人:陈总提到德赛西威与车之家的合作很愉快,理念也很一致,车之家刚也讲过是把德赛西威作为首选供应商,这本身已经说明了德赛西威的竞争优势。

  中国汽车报:李总,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造车最近是很热的一个话题,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人士都有一个疑问,传统车厂的制造中,大概有2万多个零件,新能源汽车大概是7、8千个部件。汽车制造毕竟是比较传统的制造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开发能力。而互联网企业在进入时,如何在研发储备、工程开发能力,零配件制造等,这一系列的关口,对于要进入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如何去打通?

  车和家李总:我们的定位从来都不是互联网造车,而是新生代的汽车企业。刚才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核心其实在于人才和管理。我虽然是互联网出来的,但我们最初招的技术人员大多数是来自于汽车领域,像我们的生产制造、工程研发、工艺的人员在汽车行业有1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现在这些员工占到了95%以上的比例。我们很多供应商去我们公司商讨合作、联合研发时,会发现在一起参加讨论的人是认识的,是老熟人。

  在管理上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方式。我们是很开放的企业,我们会给研发人员,工程师有更多的决策权。我们愿意把产品的信息向更多的员工开放,有很多传统的汽车公司是保密的。我们是一个更开放的企业,让员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判断与决策会更快。每一个汽车工程师都有造一辆好车的梦想,只是过去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没能实现,我们希望能给他们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和好的条件,让他们去实现这个梦想。最初我们是靠猎头帮我们挖人,但慢慢地就不需要了,因为初进入我们公司的员工他们也会把有经验的行业内人员介绍到团队里来。包括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也觉得我们的车不错,愿意给老婆或父母买我们的车,他也会把他身边这个行业里他认为非常牛的人介绍到这个团队里来。因此说,我们我们要尊重汽车,所有要用的一切。第一我们是要具备汽车工业的能力,之后再考虑与互联网的结合。

  所以说,我们与大多数互联网汽车企业不同,我们是真的做汽车制造的研发,这也是为何其它的厂商会不敢相信,我们会进展如此之快。包括我们也在建厂,在常州,我们在建设一个30万产能的全铝工厂,包括电池厂。所以在任何汽车工业中所需要要素,无论是人才、投资、研发、施设我们都会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到底。谢谢。

  中国汽车报记者:车和家未来会如何做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现在车和家有多少人?德赛西威是汽车产业链当中的一个节点,未来是否考虑有扩展?

  在您心目中,10年后消费者的汽车需求会是怎么样的?

  车和家沈总:之前提到的全产业链,是说我们不是简单地把我们的客户看成购买我们产品的,最终购买的是我们的一个交通服务方案。在这个方案里面,所有相关的事情都是全价值链里面需要捕捉价值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部分。包括金融、保险、售后服务。还会叠加以后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服务。我在谈价值链的时候,也会带出另外一个概念,我们的垂直整合、垂直投资,如我们会投资自己的电池厂,但更多的还是会和德赛西威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与众多的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合作,服务于汽车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因为汽车产业链很长,不可能每个环节我们自己做。我们会与合作伙伴一起捕捉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价值。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

  德赛西威陈董:我们在汽车电子方面积累了多年,其实我们很想做更多的产品,但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资源。因为汽车电子这个行业,真正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有非常有经验的一批人。所以目前我们还是聚焦于汽车电子零部件,专业价值就应该专注。但是,我们很看重与车和家的合作。我们希望以深度合作的方式,不断为客户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和方案。我们希望能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在我们主要的客户中建立长期的战略的合作方式,而不是短暂的合作关系。

  车和家李总:电动化、车联网、自动驾驶这几个核心方向的领域都是非常大的,未来这三个领域都会出现类似高通、Intel、Android这样的企业。这就要求企业不只是拥有硬件能力、软件能力,这需要系统的能力,整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这是我们与德赛合作希望能够做到的一点。汽车产业太复杂了,数千个零配件,有大几百个供应商,我们希望有强力的合作伙伴可以整合出更多的东西,让整个链条变得简单一点。另外,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擅长的领域中,把产品做好,把握一些核心技术。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大概有近150人,其中100人左右是研发的工程师,其他主要是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方面的工程师。团队也还在不断建设中。

  新快报:德赛西威的很多产品都是不错的,那这次与车和家的合作是全面的合作还是针对什么产品的合作?

  另外,车和家刚提到会建设工厂、生产线,我想了解一下工厂方面有什么样的进度或计划?

  德赛西威段总:我们与车和家是经过深入的商讨,很开放、深入的交流,产生了一些火花,德赛和车和家是全方位的合作,我们在后续的产品定义深化的阶段我们会把这些描绘出来。打造出用户喜欢的车和车内的产品和享受驾乘服务。

  车和家沈总:常州的生产基地,大概的情况是计划建成一个30万产能的,全铝整车的工厂,四大工艺我们都会做,当然我们会分期建设,第一期会瞄准15万的产能。目前能透露的状态是地块的选择,入园的签约手续都已经结束了。应该在本季度之内我们就会正式开工建设了,现在是设计的阶段。

  极客汽车:李总您刚从汽车之家出来的时候就强调了供应链造车,这个流程很大,如您刚才所言,需要考虑一些核心技术,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您所指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车和家李总:铝合金生产制造是核心,这是我们第一个工作重点。所以我们现在招的大量工艺工程师都是和铝合金相关的。电动车和燃油车不一样,车本身的重量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车厂多一些的投入,我们可以从电池上省下来,从安全性上会更好,所以对我们而言,投资这个铝合金工厂是非常划算的。在中国,铝合金制造的国际供应链已经开始成熟了,现在就是我们怎么来掌握这些工艺和制造的问题,这是我们重点攻克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的小车最大的特点是不依赖充电桩。这对电池组合与分布式充电的方式有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整个电池的pack,包括BMS都是我们自己来研发、制造的。所以在我们的工厂旁边,我们优先要做的是自己的电池厂。这也是我们要攻克的核心技术。

  第三是车联网方面的东西,包括硬件结构、系统,后期账号大数据的运营。我们的硬件结构,用了很多公司之前想过、却从没真正做过的一种方式:LINUX加安卓的方案。LINUX进行连接,保证整个车的控制与安全性,用安卓来跑应用。我们会努力去实现。

  第1电动网:您刚才提到这个小车不依赖于充电桩,是说它会采用换电模式,还是说一定区域内的续航里程能满足需求,不需要充电呢?

  车和家李总:我们希望用户使用这个车,像用手机一样方便,虽然车不可能像手机那么轻便。我个人认为阻碍电动车快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充电。因为充电桩的建设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第一件事要想的是如何有效地让用户避开充电桩,可以像系统一样方便地使用汽车。所以我们小车的电池是可以拆下来拿回家充电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全铝结构的原因之一。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的方式。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过去20年里,我们传统的1-2轮的交通工具其实是停滞不前的,无论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还是摩托车,但是我们的收入涨了10倍,房价涨了10倍以上。所以我们认为该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交通工具,同时又能像传统的交通工具一样方便。因为4个轮子是最安全、成本最划算的结构。

  我们的电池现在已经做到比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还要轻一些,但是有两个,考虑到女生的使用,我们给它们配了行李车,拖起来类似于登机箱一样,非常方便。将来这个车如果销量大了,我们会考虑在居民区、公司周边建设分布式的充电网络。我认为充电桩和换电的商业效率其实很难满足更大规模的消费者。

  汽车之家:刚才谈到以后汽车销售与服务与现在的4S店的被动为用户服务的模式完全不一样,那当未来做电动车的厂家越来越多,请问李总您认为最核心的竞争是哪块?到时汽车只是个工具,不用保养了,如何去粘住客户?运营模式会有怎样的不同?或者说会有什么障碍?

  第二个问题想问陈董,德赛西威跟车和家合作电动车,与跟传统的内燃机车合作,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或障碍?比如电磁干扰之类的。

  车和家李想:不是说有了电动车、车联网以后,我们靠在车内屏幕来播放广告来挣钱,这个我感觉是在给消费者添堵。我们的利润应该来自于我们帮消费者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这才是根本的。

  比如在展厅方面,我们不需要像现在的4S店建设4千平米、6千平米的展厅,我们可能会是200平米,那我的成本瞬间减到了三十分之一,我们可以建更多的体验店来跟消费者接触。包括我们的销售、金融业务、保险业务、维修业务、甚至二手车的租赁业务,都可以由我们很方便地提供给客户,流程更加简单高效。我相信所有的汽车厂商与消费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中间有4S店,这很难保证4S店与消费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车好卖的时候,都好办,但当车不好卖的时候,4S店就两头吃。而且承担着巨大的运营成本,会想很多方法赚钱,这时可能服务品质就会走样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管理和运营方式的改变帮助客户节省时间、更省钱、更省心,通过提升效率来提高价值,来获得更高的收益。让车卖得更便宜,让服务体系更高效,归根到底呢,我们只是想开个车,不想有太多的麻烦。

  补充提问:现在台湾的电瓶车考是骑到没电了,就换个电池骑走,那我们未来是否会考虑电池租赁的方式?

  车和家李总:我觉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吧。用户习惯需要引导。如果电池是出租的,那我估计电池的损坏率可能要翻3、4倍。如果这个电池是消费者自己的,就不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的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和商业模式。其实我们一开始已经准备好了,只是看什么时候放出来。

  德赛西威段总:我们在与车和家前期探讨中,给我们一些启示,因为过去我们的客户主要还是传统的车厂,更像是B2B的。但我们认为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造车,会更多地关注车主的体验和如何抓住其心理需求,这也是我们思考更多的。随着汽车电动化之后,可能有的控制模式会变得更简单,车主需要更多智能化的产品。

  回到刚才产品要求的问题,德赛西威对产品一直都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后装的产品。我们自己有经过国家认证的实验室,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会经过这些实验室的实验、测试,我们会保证严谨的品质把控。

  女主持人:好的,感谢媒体的提问和四位的精彩回答。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