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媒体报道称,一种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新型公交——立体快巴计划在门头沟区试点,并有望于2011年年底开始载客试运营。2011年1月6日,北京门头沟区否认立体快巴项目将上马,并表示“立体快巴仅仅是研究性项目,没有这回事”。
立体快巴在2010年5月举行的北京科博会首度公开亮相后一炮走红,还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它的发明人宋有洲称,立体快巴项目将率先在门头沟区启动,项目整体规划已上报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等待批复。根据规划,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门头沟区科委负责人曾表示,门头沟之所以选择该项目,是因为其环保、高效、节能的运营模式,符合该区中芬生态城的发展定位。
在门头沟区两会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询问立体快巴的项目进展情况。对此,门头沟区负责人表示,“立体快巴仅仅是研究性项目,没有这回事”。据了解,此前大力推进立体快巴项目的门头沟区科委负责人,目前已经不再分管该项工作。
发明人反应
搁浅在意料之中
据悉,为推进立体快巴项目在门头沟的落地,去年11月份,发明人宋有洲将公司从深圳迁至北京,成立了中联运北京立体快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体快巴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记者昨天致电宋有洲,对于门头沟区否认项目上马的情况,宋有洲称,“这是意料之中的”,立体快巴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顺利,原先的门头沟立体快巴项目至今未能获得上级部门批复,“不批复意味着不能立项,目前一直没有进展”。据宋有洲介绍,原先与他有过联系的各地政府,目前持观望、质疑态度的不少,双方尚未签订实质性的开工建设协议。
对于项目暂时搁浅的原因,宋有洲认为,一方面是立体快巴还未造出样车,未能启动试验段的调试和运营,相关部门对项目仍有顾虑。另一方面是国内对于新发明的接受过程还需一定时间。宋有洲称,投资建造一辆4节编组的样车需要3000万的资金,“只要资金到位,样车半年内就可以造出来,技术上没有问题”。
未来发展
即将内销转出口
当立体快巴项目在国内发展搁浅时,巴西、美国等多个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慕名而来。其中,将承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巴西正大力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对立体快巴表达出极大兴趣。
据宋有洲介绍,近日,巴西的玛瑙斯市政府代表与立体快巴公司已签订总价46亿人民币的代理协议,本月中旬,玛瑙斯市市长将赴京与宋有洲签订正式建设协议,授权立体快巴公司在该市建设69公里的试验线。根据协议要求,2012年6月前,立体快巴公司将完成至少1/3的建设任务,在2012年年底交付69公里的试验线。宋有洲表示,与国外建设同步,将在国内制造出样车,“然后运到巴西”。
美国拉斯维加斯和加州也纷纷邀请宋有洲前往实地考察,希望在当地引进立体快巴项目。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