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绝对的中国特色,对年产销已超过2400万辆(乘用车)的汽车业更是如此。这不,有不少跨国车企负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高管缺席了3.15前的日内瓦车展,原因大家都懂。
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有12个厂家的8个品牌赶在3.15来临前共发布了15批次的召回公告,涉及缺陷产品汽车逾77万辆。其中,奥迪召回批量最大,高达近70万辆。
在截至3月13日的3月份15批次的召回中,安全气囊(帘)缺陷仍是最大因素,共涉及6个品牌的7款以上车型。虽然只有昌河铃木在召回公告中明确了安全气囊供应商为高田,但依据其他品牌对缺陷产品的描述,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品牌均使用了同一供应商的产品,即,高田。
就在上述品牌在国内因安全气囊缺陷宣布召回的同时,日产、宝马北美和福特日前也向高田提起了法律诉讼。以上三家公司在诉讼中指控高田公司在安全气囊产品方面存在隐瞒欺骗行为,并希望借诉讼手段迫使这家制造商承担他们因为其气囊缺陷问题造成的损失。据统计,全球至少有17人的死亡可能与高田公司所生产的气囊充气泵缺陷问题有关。
高田气囊爆炸事件可以追溯至2008年,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有汽车品牌因使用高田气囊宣布召回。仅2015年,美国召回高田缺陷气囊共涉及接近3400万辆车。这个数字当于美国公路上每七辆汽车中就有一辆需要召回。同一年在中国,这一数字为133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以2014年的数据为例,在中国市场因高田召回的缺陷汽车数量不及美国的10%。不过,随着高田气囊日益被关注,在中国市场因高田的召回案也越来越多。2016年,在中国市场共召回的缺陷汽车1132.56万辆中,涉及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问题汽车就超过640万辆,占比达到57%。
2016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这一年,国内缺陷汽车召回也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达到1132.56万辆,同比增长103%,创历史新高。
历史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召回第一个1000万辆缺陷汽车历时9年(2004年至2013年),召回第二1000万辆用时2年(2014年至2015年),而第三个1000万辆仅用时1年(2016年)。
在乘用车领域(含部分商务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2月,共召回缺陷汽车406次(2014年数据不全),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152次,2016年163次。而在今年前两个月,企业发布的召回公告已达到49次,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销量的攀升以及高田气囊事件的深入,今年中国汽车召回数量和批次将会再创新高。
然而,在中国市场召回虽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对部分品牌仍抱有侥幸心理不愿、不敢面对。这其中,东风雪铁龙便是一例。据车质网的统计显示:自雪铁龙C4L上市至今,已累计接到相关投诉1381宗,绝对数量可观。而据车质网“2016年国内乘用车投诉销量比排行榜”数据,在上市超过3个月且年销量不低于1.5万辆的249款车型中,,雪铁龙C4L排名倒数第二;在“2016年度合资品牌轿车投诉销量比排行榜”中则排名倒数第一,投诉销量比高达万分之130.5,是2016年国内乘用车投诉销量比市场均值万分之15.9的8.2倍。在大面积的客户投诉背后,多达两位数的疑似产品设计缺陷问题的投诉尤其令人关注。2015年,东风雪铁龙曾对C4L 1.6T车型实施过召回,但对车质网反映的1.8L车型的问题,却迟迟不见雪铁龙方面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