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轻轨日渐成为城市居民出行不可或缺交通工具的时代,一小时通勤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可不管市域内的轨道交通如何发达,以往总有一层藩篱难以打破,那就是行政区划的阻隔——在地铁等轨交由地方立项并报批的背景下,北京的地铁原则上总不能延伸到河北省内吧。
且慢,今后这未必不能办到——当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一批世界级城市群即将“破土而出”之际,都市圈发展新的“顶层设计”出台,让一切皆有可能。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提出了多条针对性很强的方案,比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再比如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等。因此,这一方案也被视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拆篱”之举。
重新定位城市群都市圈
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时间,如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
要形成一个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城市群,在城市群中起“领头羊”作用的都市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城市群中,就有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还有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伦城市群。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都市圈的发展对于形成城市群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城市群是由都市圈构成的。作为一个都市,首先要和周边的城市建立密切联系,然后在城市群之间发生联系。所以先要在都市圈中形成一体化,再在城市群中形成一体化。”
针对城市群和都市圈之间的有机关系,此次发布的《意见》阐释称: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轨交建设成政策重点
“要致富、先修路”。纵观《意见》全文,记者注意到,未来轨道交通将成为都市圈建设的重点,轨道交通网络将成为都市圈内部互联互通的主干。
《意见》强调,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从《意见》的有关内容来看。未来政策将鼓励通常只在某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跨市域运行”,进入与其相邻的周边城市。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跨市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比如2013年建成的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就进入了与上海相邻的江苏省昆山市境内。此外,从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批复来看,更好发挥可利用现有铁路资源开行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作用,也成为目前政策关注的重点。
比如,此前国家发改委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就指出,要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布局,研究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着力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
加快消除区域户籍壁垒
都市圈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个合理平衡健康的人口结构。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也掀起了“抢人大战”,以扩大其常住人口规模。据机构统计,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南京、合肥等城市在2018年落户人口均超过10万。
此次公开的《意见》在各都市圈的人口政策上也提出了不少创新措施。
《意见》明确,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此外,《意见》还强调,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鼓励都市圈内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和三级医院推进集团化办学办医,开展远程教学医疗和教师、医护人员异地交流,支持中心城市三级医院异地设置分支机构。在都市圈内率先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推动病历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
相关新闻
2019-10-10 13:37:02
两部委:在山西等6省市开展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
9月29日,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为深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山西、江苏、浙江、河南、重庆、四川等6省(市)组织开展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试点期为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
2019-07-25 10:39:28
发改委等26部门组建部际联席会议 共同推进消费升级
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同意建立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文件显示,联席会议由发展改革委牵头,26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专家表示,这一制度建设将从国家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增强各部门在促进消费工作上的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也将有力解决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
2019-07-17 09:12:14
发改委全速推进减税降费 预计今年减负规模近3000亿
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自7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预计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7月16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按照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的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运行的成本。
2019-07-02 14:28:05
发改委2020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6月30日,发改委连续发布了两则“负面清单”,分别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两则“2019版负面清单”当中都提到了汽车制造业股比开放的内容。在两则“2019版负面清单”当中明确指出,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
2019-06-26 14:27:49
6月26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0元和115元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6月2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20元和11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2019-06-12 13:58:48
发改委按机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6月1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465元和445元。
2019-05-28 09:46:34
5月27日24时起 国内汽、柴油每吨均提高50元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5月2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提高5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2019-05-14 10:03:50
国内成品油价年内第一降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5元
自2019年5月1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降低7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2019-04-09 10:48:43
国家发改委首提收缩型城市 土地财政下的城市扩张或将结束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称《重点任务》),布置了包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19条具体任务。
2019-04-02 10:32:27
发改委、统计局调研一季度经济 3月份回升迹象明显
国家发改委、统计局近期正在多地调研,就一季度经济形势做预判。各地发改委也在调研摸底各自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从各地调研情况看,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3月份经济形势好转,各地力争确保一季度经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