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充电”“换电”模式之争,依旧在持续发酵。
继国家电网确定“换电为主”模式之后,南方电网也确定采取“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技术路线。
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电池、充电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都是行业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表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近日,施耐德电气中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新能源首席专家杨俊乾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因为电动汽车充电配套建设涉及到能源供应方、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以及充电设施提供商等。行业标准的建立有利于这一市场的有序竞争。”
据了解,除了电网公司,天津清源、比亚迪和奇瑞等整车制造商,以及施耐德电气中国等相关方均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
在技术标准和检测能力方面,我国现已颁布的电动汽车相关国标和行标有56项,正在研究和制定的有59项,可基本满足电动汽车科研、试验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但动力电池、电机、整车和基础设施检测试验评价等均未形成统一意见。
另据了解,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正开展15项充电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能计量、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充电站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工信部牵头制订的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已通过审查并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后将在25个试点城市实施。
“充电”、“换电”之争依旧暗战
电网公司主推“换电”,国家电网营销部副主任胡江溢对此的解释是,交流充电时间长,若直流充电(即快充),电网将无法承受,且电池技术不支持快充。电池更换则可实现电能的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性能的维护和电池寿命的延长。
但车企的态度则不一样。
“换电模式下,能源供应商就夺得了电池控制权。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体现在对电池的补贴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人士告诉记者。
“充电方式由于电池是固定封闭的,只需要接插头,所以更安全可靠。”上述人士补充,“车企会根据自己车型、既有的生产线、技术优势确定电池性能。相比换电模式,汽车厂商更乐意推充电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优势。”
杨俊乾亦分析,换电模式对于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是适用的,但对私人消费者并不适合。未来电动车的消费主体还是普通消费者,他们不可能接受不停更换电池的使用习惯。
“电力产业和汽车产业到目前为止很难取得共识,这两者需要重新洗牌、重新利益划分。汽车产业和电力产业一定要找到一个妥协点,否则只会两败俱伤。其实,汽车产业会觉得电力产业要垄断,但没有电力部门的参与,整车厂很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如此表示。
因为标准没有统一,有实力设备制造商只好两手准备。
7月11日,光宝集团副董事长林行宪向记者介绍,在充电桩和汽车动力储能方面拥有成熟技术的台湾光宝集团,以前的汽车电池和充电桩全部销往欧美,但下一步战略市场将放在中国大陆。
以施耐德电气为例,就与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供了充电和换电两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充电解决方案分为家用解决方案、停车解决方案以及快速充电方案。换电解决方案则需解决充电模式中存在的充电时间长与停车环境有限的两个短板。
四利益方争夺充电设施
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大潮中,已经出现“跑马圈地”迹象。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多元化的充电站建设主体陆续快速呈现。这些主体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电力巨头,也包括中石油、中海油等石化巨头,还有国内及外资汽车企业。
业内人士评价,电网推行“换电”为主的模式,背后则是将动力电池环节商业化、市场化运营,电网公司可扮演“电池运营商”的角色,同时也是最大的动力电池采购商,最后可能形成电网垄断的商业模式。
除却两大电网公司,在汽车加油终端有着优势的石化巨头也跃跃欲试。
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公关经理阎金华介绍,中海油与中国普天成立了合资公司——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专门运营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与此同时,普天海油还与浙江众泰汽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初开始在中国多个省会城市启动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
中石化方面,也在今年2月与北京首科集团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汽车厂商也加入到充电站建设的队伍中。
有消息称国内汽车企业比亚迪、奇瑞等就充电站问题欲与电力公司展开合作。塞德斯-奔驰也已经在国内7个经销网点安装了20个Elektrobay充电站,并计划安装更多。
不完全统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正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山东计划下阶段在省内建成9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 500个充电桩;吉林计划在长春、辽源建3座大型充电站,全省建设安装300个充电桩;江苏计划年内建设18座充电站;浙江计划年内建6座充电站和 500个充电柱;湖北年内将投资1.27亿元建充电站16座、充电桩300个。
但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原计划今年4月中旬完成建设充电桩100个,年内完成建设800~1000个充电桩以及6个充电站。但是目前建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只有45个,而且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事实上,由于标准没有统一,“换电”的实施有很多问题未解决。因“跑马圈地”可能出现的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大跃进”,业内人士已经表示出了担忧。
目前电池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还没有统一,不同厂家生产的电动汽车都不一样,包括电池尺寸、接口和布置方式等。加上相关行业标准目前多是地方性标准,在国家行标出台之后,按照地方标准建设起来的充电站(桩)如何处理?
[NextPage]相关新闻
2025-06-11 11:49:49
十年磨砺,智启新程|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踏入新十年
2016年,当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尚处萌芽阶段,第一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行业先锋——深圳政府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这一年,财政部等四部委明确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强化新能源核心技术要求,行业发展进入“政策+技术”引导新阶段,而挑战赛的诞生,恰如一声春雷,为新能源物流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关键桥梁。
2025-04-16 09:11:25
共探产业新未来!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精彩开幕
2025年4月11日,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中国成都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汇聚了来自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着新能源物流、重卡等细分领域,通过多场主题论坛、分享会、峰会及颁奖典礼等活动,深度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2025-04-16 09:06:51
谋新篇,启新程!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4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下帷幕。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头、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精英以及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等600人参与,近30款产品参展,并获得超10万人次的在线直播关注。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形成的技术优势,逐步在商用车上应用搭载高性价比技术,实现商用车与乘用车科技平权,让全球商用车用户享受到技术进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趋势预测研讨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市场趋势预测,并对商用车各热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洞察市场机会,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2024-09-26 14:56:03
科技降险、无人驾驶、智能与安全、重卡...... 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讲了啥?
9月24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提供技术支持的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技术大会以“向「新」发力,以「质」为先”为主题,来自物流车/重卡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等22+行业大咖、技术专家,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新需求、正向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为大家描绘了新能源商用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