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上汽通用五菱印度模式提前上位

2011-03-16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丁磊

  虽然通用与上汽联合开发亚太市才刚刚开始,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Dan Akerson)参观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工厂后,了解到产品和低成本运作模式,已决定提前将这一尚在尝试阶段的模式向全球的发展中市场推广。SGMW的海外事业部除了印度项目外,又新增加了东南亚、非洲、南美洲、中东项目,并正在招兵买马,准备成立单独的项目组去推进这些海外项目。

  印度模式全面铺开

  在年初召开的一次会议上,SGMW总经理沈阳鼓励员工们要做好:“背着行囊走天下”的准备。随着2009年底,通用和上汽签署了共同进军亚太市场的协议。海外业务已成为SGMW乘用车、商用车、海外事业三大业务板块之一。

  按照上汽与通用此前签署的协议:通用上汽香港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将成为未来营运的主角,它接下来将负责双方在亚太市场的一切运作,不仅兼顾印度业务,同时将把上汽在中国的产品导入印度。

  目前,通用在印度的新业务已启动,第一步向印度市场输出的将是SGMW的鸿途、宏光两款产品。目前由SGMW副总经理姚佐平带领的团队正和通用的团队一起,对产品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进,以增强其在印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通用和上汽此前的想法,印度项目作为上汽和通用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首站,一旦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这个模式再向其他市场推广。

  “不过目前,SGMW海外市场发展的脚步加快了。”知情人士透露。在印度业务启动不久,就提前迈开了布局其他新兴市场的脚步。

  记者了解到,SGMW已启动了海外组织架构的调整,此前,海外事业部的各个项目中,只有印度业务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其他市场刚进入市场调研阶段。而艾克森访华以后,已明确了要加快海外业务的开启。记者了解到,SGMW已在规划更多的独立的海外项目组,继印度之后,首先开展的将是拉美的KD项目。海外项目组的筹建,需要大量的海外人才,也正因此,沈阳在会议上强调海外人才对于SGMW发展的重要性。

  技术转让费有望五年收取16亿

  在海外业务的拓展上,虽然各个市场的产品策略会有所不同,但记者了解到,艾克森已经默认了印度模式,以后将主要借鉴印度模式去开拓新市场。

  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在通用海外的工厂导入合资公司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低成本运作的管理模式,而后利用通用在当地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在国内,SGMW在产品价格、成本控制、企业服务等方面已成为微型车领域的标志性企业。

  而根据双方的约定,希望将上汽通用五菱“低成本、高价值”的业务模式、“中中外”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五菱产品输出到印度。SGMW实现了产品和技术输出后,还将收取技术转让费,这也将成为首个向外方收取技术转让费的合资企业。

  同时,从产品上,除了原有的微车产品上,SGMW的乘用车产品宝骏,也已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也将实施“产品输出、管理团队输出、业务模式输出”的国际化战略,并扩展贸易出口模式、散件出口模式等等,以技术输入方式扩至印度等海外市场。

  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表示:“上汽通用五菱的微车已经出口海外。如今印度项目已经迈出第一步,未来宝骏的出口绝不仅仅是整车出口方式,正在酝酿技术转让的CKD组装方式,这样可以收取海外技术转让费用,而未来五年可能收取的技术转让费将高达16亿元。”

  沈阳同时表示实现知识输出,才是SGMW走向国际化开展海外业务最有价值的。

[NextPage]

  淡化区域限制

  通用汽车在全球有一个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利用合资企业适销对路的产品,结合跨国公司完善的海外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二者结合起来,为中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开辟了新的模式。

  而在这个模式中,收取技术转让费是SGMW实现的最本质的跨越。一般合资公司的主要技术都从外方引进,向外方支付技术转让费。

  而在市场布局上,一般合资公司的外方不会允许在中国国内产的汽车出口到海外市场。这是因为跨国汽车公司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在不同地区设厂生产当地需要的产品。为了拓展中国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销售的汽车,专门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但是,这样的汽车并不适合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加上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布局已经完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就是为了在中国销售。如果中国的产品出口到海外,势必影响到该合资企业在当地的布局。这也导致,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团至今仍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

  本田在广州保税区有一家合资企业,专门用于生产出口汽车。但是这种合资企业在中国只有一家,别无分店。SGMW此前也是如此,从国内的出口量上可以看出, SGMW出口量并不多,去年一年的出口量仅7648辆。

  “这个概念已经逐渐被淡化了。随着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加上中国地产车具有的成本和技术优势,跨国企业也在不断妥协,给了合资企业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发展。”PAC公司高级顾问周方裕认为。

  而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中国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特别是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其更高的性价比,更适合海外新兴市场。所以,随着越来越多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产品,这种合资公司出口的情形会越来越多。”

  “十二五”末,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辆,国内销售2500万辆,出口500万辆。也就是说出口比例达到20%。

  事实上,此前上海通用自主研发的新赛欧,也已成为通用全球出口的重要“武器”。去年十月份,第一批由上海通用烟台公司生产的雪佛兰新赛欧,从烟台港装船起运,出口海外。雪佛兰新赛欧首批出口订单近万辆,分批运往智利和利比亚等国家。通用汽车在当地的雪佛兰授权经销网络将为雪佛兰新赛欧的消费者提供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NextPage]

相关新闻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详情]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详情]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详情]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2024-09-26 14:56:03

科技降险、无人驾驶、智能与安全、重卡...... 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讲了啥?

9月24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提供技术支持的2024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技术大会以“向「新」发力,以「质」为先”为主题,来自物流车/重卡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等22+行...[详情]

2024-08-01 19:28:32

新能源物流车哪家强?NEVC2024挑战赛等你来揭晓

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车企的竞争能力也逐渐向广度、深度双向延伸,市面上推出的新能源车产品不胜枚举。

2024-07-08 12:04:45

驱动创新,引领未来:TMC2024圆满闭幕,技术展览人流涌动,亮点纷呈

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于7月4日-5日在青岛盛大召开,于今日圆满闭幕。本次盛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中汽翰思管理咨询公司协办,吸引了全球顶尖学者、行业领袖、资深专家以及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详情]

2024-07-08 12:04:08

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在青岛盛大开幕!

7月4日,第十六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4)在青岛盛大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汽战略院执行院长侯福深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详情]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