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为65万辆,超过了两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总计60万辆的产能规模。对于这个业绩,上任刚刚十个月的本田中国业务最高负责人仓石诚司还算满意。
但在业界看来,与大众中国192万辆、通用汽车235万辆、丰田的84.6万辆相比,本田年销售65万的数字并不算抢眼。要知道,12年前就已在广州设立整车合资企业的日本本田,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华经营质量最好的跨国汽车企业,雅阁、CRV等车型都曾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创出销售神话。如今,产能不足束缚了本田在中国的发展,就连本田社长伊东孝绅也坦承,在中国有些保守了。
去年4月,仓石诚司正式由东风本田总经理升任本田总部的中国本部长,负责本田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在过去的300天里,仓石诚司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让本田能够跟上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其中也包括因经济危机而延迟的工厂扩建项目。去年10月,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奠基,而广汽本田的产能也将扩建到48万辆的规模。
更为重要的是,仓石诚司启动了一项产品本地化的战略,今后本田将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全新的产品,"将以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为开发主导,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生产,并推广到全球"。
对于本田来说,这是一个迟到的项目,大众、通用都已推出了此类的车型,但"晚到"总比"不到"强。
神秘团队
今年1月,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本田中国总部,一个初期由六七个人组成的技术团队正式开始运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本田新车型开发做前期准备。"他们办公室就在我身边,以便我能随时看到他们的工作进展",仓石诚司半开玩笑地说。
成立这个团队的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田理应有专为中国开发的产品。本田的每个新车型的研发,都有其针对的主导市场。但目前,本田在中国的热销车型中,雅阁是为美国市场开发的、飞度是为日本市场开发的、思迪则是针对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虽然这些产品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从长远来看,是很难与大众、通用等专门针对中国开发的车型相比。最近两年,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思铂睿、歌诗图都难言成功,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以CRV为例,这款车原本是为美国市场开发的。但是,目前CRV在中国的年销量已经达到14万辆,销量仅次于美国。因此,未来的新款CRV是不是也应该以中国市场为蓝本来开发?
于是,仓石诚司说服本田总部同意针对中国市场开发新车型。这不同于广汽本田的理念品牌,那是隶属于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而仓石诚司要做的是本田品牌的全新车型。
仓石诚司透露说,在中国开发的车型,每年的销量要"最少不低于5万辆,最好能达到10万辆以上"才有意义。这些新车,并不仅仅是传统的三厢轿车,很可能会是全新类别的车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中国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车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
"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还不到考虑放在广汽本田还是东风本田生产的地步",仓石诚司否认了要"在广汽本田生产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大型SUV"的说法。他希望在2012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能够拿出有效的产品,展出这款新车的原型车。
向上突破
仓石诚司的另一大课题是如何让本田在中国向上突破。目前,广本和东本所生产的高端产品都遇到了挑战,而代表本田公司技术实力的高端品牌讴歌在中国的表现也是平平。
2010年,讴歌品牌在中国销量为5222辆,虽同比增长155%,但仍落后于英菲尼迪的1.1万辆,与雷克萨斯的5万余辆更是相距甚远。更为严重的是,讴歌品牌的主要销售都是由一款SUV车型MDX实现的,其产品数量明显要少于竞争对手。
仓石诚司认为,讴歌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品牌,车型设计更适合美国市场的需求,基本上都是3.5升、3.7升这样的大排量车型。但中国,大排量车型的消费税率很高,这对讴歌的销售影响很大。因此,到目前为止,讴歌品牌在中国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特约店开拓等基础建设上。
对于讴歌以后的发展,仓石诚司开出的药方仍是要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车型。"今后三年内,将投放3款全新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型,同时也对现有车型进行技术改良",仓石诚司没有明确会不会推出小排量讴歌品牌车型,但他表示,"将会在讴歌各款车型上搭载本田最尖端的技术,将其打造成为大家喜爱的品牌。"2011年,讴歌的销售目标是7500辆,特约店从目前的34家扩展到50家店。
在本田品牌的进口车上,仓石诚司的重点放在了混合动力车上。"将在 2012年把混合动力车型 IN-SIGHT、CR-Z通过进口导入中国市场",仓石诚司透露。
另据了解,本田已经把混合动力车作为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机会点。混合动力版飞度等车型也将会陆续导入。
"第一步是进口销售,然后考虑本地化生产"。仓石诚司认为,"普通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如果中国政府能像欧美、日本政府给予混合动力车的优惠政策,将有助于其普及。"
"但即使没有优惠政策,我们也会积极引进混合动力车型。"仓石诚司的态度很明确。
[NextPage]相关新闻
2020-08-24 17:03:17
北京:严禁在加油加气站用手机扫码支付
继国内一些城市叫停加油站扫码支付后,北京也对加油加气站内使用手机的行为“出手”了。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严格加油加气站内扫码支付等使用手机行为安全管理的通告》,其中明确:严禁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进行扫码支付等使用手机的行为。
2019-07-26 09:20:11
北京将加大对排放超标重型车辆处罚力度
7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郝志兰作出《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有关立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在此前大气立法条例的基础上,就一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重点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2019-05-24 10:05:56
北京一季度新车销量增11.47%!电动车和皮卡立下汗马功劳
北京电动车牌排队申请人数已突破40万,排在8年之后。越发珍贵的电动车牌只要排到号几乎全购买,因此电动车销售十分火爆。另外,在五环外的大部分地区,皮卡能大显身手,所以北京皮卡销量也比较火爆。电动车和皮卡的热销带动了整个北京车市的火爆。
2019-03-29 15:09:42
北京:鼓励淘汰老旧柴油货车,加快车辆电动化
3月28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2018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北京今年把柴油货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执法并实行闭环管理;鼓励淘汰老旧柴油货车,加快车辆电动化。
2019-02-21 09:34:24
11月起全天禁止国三车进入!北京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行动计划发布
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2019年任务措施进行了总体布局,旨在统筹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精治、法治、共治。
2019-02-19 13:35:23
北京交通局出新规:违法逃交公路通行费将进黑名单
北京市交通委就《对违法逃交收费公路通行费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规,强行闯卡通过收费公路或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违法逃交公路通行费将纳入黑名单,失信主体将被拒绝通行收费公路。
2019-02-13 14:40:09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征求 《关于扩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区域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征求 《关于扩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区域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并制作了低排放区域示意图。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北京市五环路(不含)以内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通州区部分行政区域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其中,通州区部分行政区域是指西起通州区行政区域西边界,东至任李路、京榆旧路、白师路、右堤路、堡东路、潞城中路、武兴路、京塘路(以上道路均不含)
2019-01-31 10:34:26
2019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10万 新能源占六成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19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就2019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及配置比例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通告》称,2019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4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
2019-01-03 15:03:38
关于组织好2019年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发展改革委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36号)精神,继续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投资,给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支持告知各单位做好辖区内社会公用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申报工作。
2018-12-25 14:46:13
申请人数超42万 北京新能源汽车个人指标已排到2026年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发布2018年第6期小客车指标申请审核和配置有关详情。北京2018年个人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已用尽,审核通过的有效申请编码按照规定将继续轮候配置,目前已有42万多人在排队轮候个人指标,按照目前的配置规则,新申请新能源汽车个人指标的用户要等8年,即到了2026年才能排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