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公共交通再添新将 绿色客车让重庆更“宜居”

2010-06-18  新闻来源:中国汽车研究网  新闻作者: 亮亮  新闻编辑: Elaine

  重庆是我国公共交通环境最有特点的城市之一,受地貌环境和城市发展结构的影响,重庆目前所拥有的公共交通模式涵盖了公交汽车、轻轨、地铁、过江索道、缆车、扶梯(亚洲最大)、升降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交通模式。

  从实际为重庆市民出行服务的贡献度和使用频次来看,轨道交通和公交汽车依旧是出行的主流,推动重庆的绿色出行模式,在公共交通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即将交付的重庆首批气/电混合动力客车

  2010年5月1日,重庆首辆恒通牌气/电混合动力客车CKZ6126HENV3投入818线路示范运营,这是重庆市在进入“十城千辆”工程后首次运营混合动力客车,标志着重庆市已进入国家节能减排车辆示范运营的实质性阶段。

  “十城千辆”工程解读

  “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是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月共同启动的一项旨在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构建低碳经济体系的重大工程。

  “十城千辆”工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首批确定参与十城千辆工程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决定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给予补贴试点。2010年初,天津、苏州、郑州、南通等城市已加入这一工程。

  行至今天,低碳、新能源作为社会共同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已成刻不容缓之势。而重庆作为首批确定参与“十城千辆”工程的城市之一,在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升级之后,已为实施并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做好了准备。

  重庆市推动绿色出行的意义

  2010年4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要求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构建低碳经济体系,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近期大家热议的上海世博会上,也能让人看到国家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在世博会开始之前,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庄重承诺:实现世博园区内汽车尾气“零排放”,在为时184天的时间里,将有1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投入世博会使用,其中包括200辆燃料电池汽车、300辆纯电动汽车以及500辆混合动力汽车。绿色、低碳,已成为东西方世界谁也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绿色,让城市更美好。

  其实,早在2008年7月,“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提出,就已经表明了重庆在绿色出行方面的重视与肯定。通过强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重庆市正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为促进重庆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恒通客车助力重庆公共交通绿色发展

  首辆在重庆试运营的汽电混合动力客车CKZ6126HENV3由恒通客车生产提供,该车采用先进的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并首创了先进的前置离合器自动控制技术,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要求的道路试验中,该车的节气率达到25%以上,可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据了解,因为首辆汽电混合动力客车投入使用之后,重庆还将投入50辆同类产品用于公共交通服务。

  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恒通牌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服务于重庆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重庆地处中国西南,有着充分的燃气资源和完善的加气站建设体系,选择气电混合动力客车,很好地适应了当地使用环境,且排放比油电混合动力客车更低;二是恒通客车通过近年来高速发展,已在燃气客车研发方面具有相当优势,此次为重庆公交提供的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性能成熟,在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三是恒通客车作为重庆本地汽车企业的代表,通过结合重庆的地域和道路特点,专项研发,对这款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的适用性有着更好的理解和研究。另外,由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来说还属于新兴产业,正属于实验和提升阶段,恒通气电混合动力客车在重庆本地的投入使用,可利用本地优势,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品质提升。”

  有专家指出,在目前全国各试点城市的

相关新闻

2020-08-03 16:50:34

重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至2022年底

日前,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消息,《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日前正式发布。按照《措施》,重庆将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对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2019-07-03 09:30:45

重庆市即将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9年7月1日起,在重庆市范围内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以及重型柴油公交、邮政、环卫车,均须达到国六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上述车型新车注册登记环节执行国六排放标准的时间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的时间为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时间在2019年7月1日(不含)之前的,仍执行国五排放标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时间在2019年7月1日(含)之后的,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其它车型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按

2019-03-04 17:21:54

重庆4月1日起货车限量限载严格执行新标准!三轴货车及四轴货车变化最大!

近日,记者从重庆交通执法部门获悉,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货车限行限量标准有了新变化。

2019-01-11 14:29:17

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

重庆市发改委发布了《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到,重庆市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交通工具,支持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18-12-27 14:29:12

重庆:对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新能源货车发放绿色通行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2018—2022年)》,措施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使用环境、推动公共领域率先应用、落实推广应用地方配套补助政策、加强考核评估五个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桩方面,到 2022 年,全市建成公用快充桩超过4000个,公用快充桩单枪功率不低于60千瓦。充电服务费方面,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费执行政府指导价,上限为 0.4 元/

2018-12-27 14:27:27

重庆:设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研发专项 最高奖励1000万元

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18—2022 年)》,措施从平台支持、研发支持、降低成本支持、人才支持、服务保障五个方面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其中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研发专项,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补助激励,支持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和产品产业化,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可达1000 万元。

2018-08-22 08:36:32

沃尔沃与埃契汽车合资企业研发电动汽车 用于公共交通

印度埃契汽车公司(Eicher Motors) 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Siddhartha Lal 表示,该公司与沃尔沃集团的合资企业VE商用汽车公司正在研发一系列产品,包括用于公共交通的电动汽车。VE商用车公司已在本财政年度为新产品研发及产能扩张预留了50亿卢比的资本支出,正努力推出一系列经济实惠的空调电动巴士,以满足公共交通需要。

2018-08-20 09:51:09

重庆:高速公路收费将推出车牌识别支付方式

2018年8月20日,从重庆中交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悉,他们的新产品“高速移动扫码支付”产品即将亮相智博会,为高速收费提供新的支付方式。据悉,为了解决高速收费单一的情况,引入移动支付模式变得日益迫切。而“高速移动扫码支付”产品接入到收费站通道后,车主只需出示支付宝、微信付款码或者具有云闪付标志的银行卡即可完成付款,还能收到通行信息和缴费通知,缴费时间可以缩减到1秒左右。

2018-08-14 09:43:36

重庆:主城区启动

8月11日,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通报称,自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在主城区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为期五个月的“五大专项整治”,即:“两客一危”专项(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及危化品运输车)、非法营运整治专项、货车超限超载专项、货运车辆非法改装和汽车维修保养作假专项、巡游出租汽车专项执法行动,严查重处主城区道路运输严重违法行为。

2018-07-27 09:45:37

重庆:23日起万州长江大桥限时货车通行

因万州长江二桥病害险情检修禁行,万县长江大桥交通流量剧增,为保障交通有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经万州区政府同意,决定从2018年7月23日起,对通行万县长江大桥的中型、重型货车实施临时应急交通管制。2018年7月23日(下周一)起,每日7:00-9:00、17:00-19:00禁止中型、重型货车通行万县长江大桥。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