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2009中国客车业“新闻摘要”

2009-12-22  新闻来源:中国汽车研究网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王文玉

      2009年,在不利市场环境的“步步紧逼”下,客车业比以往沉寂了很多。订单少了,活动少了,宣传少了……每一个客车企业都在经历着巨变,不是主动的调整,就是被动的重组。在市场低迷、企业竞争从销量之争转变为市场份额之争的过程中,客车业朝着更加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009年,当年初“客车行业能否继续增长”的命题被提出时,几乎所有人都持悲观态度;但到了三、四季度,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客车市场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脆弱。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站在2010年的门槛前,回望过去,眺望未来,2009年的中国客车行业究竟有哪些事件值得回顾和思考呢?

      1、“新能源”高调登场 谋全局者更有后劲

      2009年,客车新能源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年初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在下半年终于开花结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前四批已经陆续发布。传闻第五批也即将新鲜出炉,宇通等一线客车制造商在其中榜上有名。

      在2009年新能源汽车之风中,有两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商用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客车行业是最先沐浴新能源政策阳光的细分领域,也是在各地最早批量上路运营的汽车品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客车尤其是公交客车的社会公益属性所决定的。二是客观说,正是有了中央的催化政策,各地方的新能源公交车采购工作才能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结果反而是地方比中央快了一拍。被四大部委列入十城千辆(实际上是十三个城市)的各个地市纷纷出台政策,涌现出北京、杭州、上海、重庆等动辄五十辆上百辆的采购大手笔。

      在新能源车热潮中,郑州宇通批量交付最长混合动力客车、福田欧V获北京公交800辆订单、南车时代5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陆续投入长株潭地区……新能源客车,不再仅仅停留在试运行阶段,而是已经确确实实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不少客车企业迎来了新的战略业务增长点。

      喧嚣之余,在多数客车企业纷纷对外采购新能源系统总成并热衷于组装的时候,也有有识之士呼吁,新能源汽车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应重点培育中国关键零部件总成的自主研发能力,防止中国沦为国外新能源系统总成的组装厂。

      这方面,宇通是做得比较有特色的。她既能巧妙借用外力,与伊顿等新能源动力总成国际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又能向一汽、东风等综合型大集团看齐,在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之一的整车控制策略上不吝投入,不为暂时利益所动,宁可耽误一部分时间,也要实现既定方针及目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发展方向,也与国家目前提倡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自主研发的号召相一致。

      从这个角度而言,宇通不是最早获得订单的客车厂,也不是订单最多的企业,但或许是最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2、“巡展热”风继续吹 “宇通杯”成年度巨献

      2009年,客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先抑后扬”特征——上半年哀鸿遍野,下半年市场复苏,景气回升。在寒潮来临时,不少二、三线企业勉强度日,一线厂家却在调整年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迎接挑战的生命力。

      2009年,继续以较大规模开展巡展及品牌营销活动的客车企业,几乎只有一通三龙,以及个别新生力量的代表。客车业领袖宇通剑走偏锋,打造出了一个官方版的“价值连城”。其他各企业则基本沿袭往年的形式,或主打“安全”牌、以“诚信行动”为品牌主张,或扛出“赢运中国”的旗帜。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客车巡展热风正盛,要玩出新意不容易。宇通在今年4月份首次与大部制改革后的交通运输部联袂,以自己连续两年的“价值连城”活动经验和成熟团队,全力推动首届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的开展,既进一步拓宽了客车行业体验式营销的思路,也切实促进了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可谓是“泽被后世”。这场历经春夏秋三季,超过4万公里的“节能”新长征,以培训促节能,以技能推节能,以竞赛比节能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