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混合动力客车陷入代加工尴尬局面

2009-11-21  新闻来源:汽车周报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白银霞

      去年年底,科技部联合财政部提出了“十城千辆”的新能源客车计划,购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地方政府也提出了补贴支持。国家一系列的补助政策带动了公交企业大批量购置新能源车辆,福田客车获得北京公交集团800辆的混合动力车订单拉开了今年新能源客车的采购序幕。

      在公交企业大批量购置新能源车辆的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目前,我国的混合动力客车主要配装外资企业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本土企业在这方面还难有大作为。这是制约我国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过多采用国外总成引发争议

      一些客车企业对目前外资企业主导匹配国产混合动力客车表现出无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客户指定的国外系统,主机厂没有过多话语权,使得客车企业沦为代加工,在高技术的混合动力市场被极度边缘化。其次,国外系统和电池的整体打包销售带来了诸多弊端。比如,系统价格过高。另外,不同的客车企业采购相同的系统,使最该产生利润的最终产品———混合动力客车没有创造高利润的基础和可能,本该差异化最大的产品趋于更严重的同质化,客车企业的品牌价值在核心系统来自相同供应商的现实中无法体现增值。

      更令客车企业无奈的是,目前很多客车企业对于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在技术和资金方面能力不足。

      过多采用国外总成将制约我国混合动力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产业化需要以核心混合动力系统为支撑

      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客车企业混合动力产品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提出要求,要求客车企业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产混合动力受到支持,取得了政策优势。

      新的问题摆在面前,混合动力客车是要运营的,目前很多客车企业采用的传统匹配模式制造的客车,在商业化运营方面还存在难度。

      发动机企业在探索

      产业化需要以核心混合动力系统为支撑,而混合动力系统方案的提供主体应该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是客车企业、普通变速器企业还是发动机企业。

      国内变速器企业还没有提供混合动力系统的专业能力,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仅仅提供客车企业要求的双输入轴变速器,不具有电子控制策略的核心技术。

[NextPage]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