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时风集团召开的“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1898’工程(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利税9亿元,建设8大技改项目),全面开创时风集团科学发展新局面动员大会”上获悉,2007年山东时风集团确定的“8168”工程(即建设8大技改项目,实现营销收入160亿元,利税8亿元)全面告捷。
刘成强:只有长期坚持用争第一的付出、争第一的代价才能永保行业第一。
2007年,山东时风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3亿元,增长18.9%;利税8.2亿元,增长19.7%;出口创汇8400万美元,增长48%。生产整车112万辆,发动机112.9万台,轮胎706万套,联合收割机3716台,发电4.2亿千瓦时。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发动机产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07年时风集团位居世界机械500强第440位、中国最大500家企业第221位、中国机械500强第32位、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10位,连续2年居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10强第1位,连续6年居中国农机工业100强企业第1名。
“1898”踏上征程
面对2007年所取得的成绩,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说,目前公司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争第一难,保第一更难,只有长期坚持用争第一的付出、争第一的代价才能永保行业第一”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积累行业第一的优势。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如何保持时风集团良好发展势头,做好各项工作,对坚持好字优先、推动时风科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2008年时风集团总体的方针目标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企业发展、员工需要、社会责任四大目标,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加强和改进成本控制、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安全生产、员工素质、廉政建设等八大基础管理,切实推行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全面实施“1898”工程,推动时风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到“1898”工程,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利税9亿元,建设8大技改项目。这8大技改项目是:
1.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总投资6亿元,形成年产1万套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生产能力;
2.时风巨星系列全封闭三轮汽车产品开发项目,投资5000万元,形成巨星Ⅰ、Ⅱ、Ⅲ系列产品;
3.电动轿车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形成年产2万辆电动轿车生产能力;
4.锦纶工业布二期工程项目,投资1.5亿元,形成年产3万吨锦纶工业布生产能力;
5.机械加工数控化改造项目,投资5000万元,使时风汽车厂机械加工车间实现数控化;
6.铸三、铸五车间二期工程项目,投资3000万元,使铸三、铸五车间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7.500万套全钢子午胎项目,总投资12.5亿元,2008年~2009年建设形成年产100万套全钢子午胎能力,2010年形成年产20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能力,2015年形成年产50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能力;
8.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成汽车厂商用汽车货厢电泳线污水处理系统,使时风集团厂区排放达标。
抢抓机遇实现突破
刘成强坦言,要实现“1898”工程就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态势。只要认真研究对手,制定措施得力,落实政策到位,就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争取更大市场份额。为此,时风集团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科学发展。坚持好字优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发扬三种精神,树立四种观念,增强六种意识。“三种精神”即求真务实精神、拼搏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四种观念”即发展观念、法律观念、群众观念、和谐观念;“六种意识”即安全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学习意识、效益意识。要切实把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把成长和成事统一起来,把对公司负责和对员工负责统一起来。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创名牌、争第一”的理念,立足岗位,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共同推动时风科学发展。
按照同一平台理念,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优质、高效产业集群,培植时风产业发展新优势。时风集团运输机械制造、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