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我国专用车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8-12-16  新闻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k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专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专用汽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早期主要侧重于应用。虽然应用较早,但全面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发达国家晚了近30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专用汽车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发展迅速。据资料统计,1999年全国专用汽车生产厂546家,2005年专用汽车企业628家,2006年已经增加到800家;生产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产量为17.42万辆,2004年为35万,2005年为50万辆,2006年已接近60万辆,2007年更是达到了70万辆。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车总量的40%左右,有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将达到6000个品种,年产量90万辆,占当年载货车产量的65%。

      专用汽车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我国专用汽车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研发能力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目前除自卸车、挂车、厢式货车等专用车批量较大外,其它技术含量较高的专用车大多是小批量多品种,开发新产品及技术改造投入大,见效慢,收效小,加上大多数企业缺乏资金,不愿做长期投资,于是采用简易的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产品质量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其次,专用底盘缺乏。国内800多家专用车生产厂家生产的各类专用汽车中,大多数是在普通载货车底盘的基础上改装而成。

  第三,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专用车的市场份额占全部载货车的40%,与发达国家专用车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第四,行业集中度较低,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不“专”,专用汽车生产存在散、乱、差的现状。

  第五,现有专用装置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对专用汽车限制较大。

  最后,国内专用汽车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专用汽车的主流市场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服务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管理两大板块,专用汽车的发展将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 产品品种多样化趋势。目前我国专用汽车已达2 2 8 个种、1553个品种。由于各行业的特点不同,对具体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专用汽车市场可以出现多个热点同时并存的局面,从而形成市场的多元化,为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 重型化、大功率、多轴化。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如重型牵引车、厢式车、厢式半挂车、集装箱运输车、专用半挂车、保温冷藏车等将成为市场的主角。

  (3) 轻量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采用对于减轻自重、提高运输效率、推动和促进我国专用汽车技术进步、缩短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专用汽车之所以在轻量化方面与欧、美、日企业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因为我国专用汽车的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二是国内运输企业为了节省运输费用,千方百计地超载,而没有意识到超载本身会大大增加车辆的燃油费用;三是我国某些地区治理超载的力度不够。

  (4) 厢式化和城市专用汽车的轻型化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集装厢半挂车也会逐渐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世界商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超市比比皆是,轻型厢式车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城市专用汽车的轻型化趋势已经显现。

  (5)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趋势。市场竞争趋势的加剧,产品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将被进一步弱化,以技术创新的替代性经济增长将成为专用汽车行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6) 人性化、安全性和节能环保趋势。专用汽车底盘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一是充分考虑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允许个性化设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