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随着车型的不断增多,出现了“黄金排量”的说法。追根溯源,黄金排量的说法起源于2002年,但真正叫响却是在2003年。黄金排量其实不仅仅指的是汽车发动机所有气缸容积的总和,而是一种性价比,是指发动机在动力性与经济性达到最佳平衡点时的排量,因为发动机排量相差悬殊,其动力输出(动力性)及油耗(经济性)差异也是非常悬殊。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排量”的称谓在1.6L、1.8L、2.0L之间依次变化,而近年来随着油价的多次上涨,1.1L、1.3L、1.4L和1.6L又成为新的黄金排量的中坚力量。是什么引导着“黄金排量”的演变,它们是不是真正的车市黄金呢?
“黄金排量”已成车市中坚力量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近年来我国汽车“黄金排量”的曲线不断下探,基本上从最高点的2.4L到2.0L,又下降到1.8L,一直到近几年的1.6L-1.1L,它们已经成为拉动汽车市场回升的主力,也真真切切成为车市的“黄金排量”。
专家认为,所谓汽车黄金排量的划定,一是要满足用户需求,二是要成为汽车进入家庭的主题产品。随着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政策的推出,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将来消费者观念的不断改变,1.6L-1.1L排量汽车成为市场黄金排量的趋势不可阻挡。
车辆小排量化在国外早已成为发展趋势。据统计,法国2008年家用车的平均长度减少了2厘米,重量减少40公斤,个头小、低价格、高品质的小车已然成为法国家用车的发展趋势。而在邻国日本,0.66L以下的小排量车更是占市场份额总销量的60%以上。
“到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结构将得到优化,1.5L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其中1.1L以下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这是《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小排量车型的发展目标,从这份规划也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性能小排量汽车的鼓励方向。
在黄金排量中,1.6车型的地位有点特殊,因为在过去几年,它在市场中的比重相当大。由于这类车型照顾到国内私人购车最普遍的一个目的:实用和面子。因此1.6升排量的中级车在轿车市场的销量最为突出。价格上,1.6升排量的中级轿车的跨度是很大的,9万-15万元之间,所有国内厂家生产的1.6升排量中级轿车都能在其中找到,这个价位区间也是目前国内购车者最热门的选择;其次,大厂品牌云集,由于市场巨大,基本每个主流厂家都会涉足,包括南北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合资厂,以及奇瑞、华晨、东南汽车等一些自主品牌,消费者可选范围相当大;再加上购置税优惠措施的出台,1.6升排量更是成了首选。但是从长远来看,尤其是随着带T的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1.4L极有可能抢占1.6L的风头。
车船税调整对黄金排量车无太大促进意义
近期,车船税调整成为舆论焦点。按照有关征求意见稿,除了1.0L以下的汽车税额不增加,1.0L以上汽车的车船税都可能提高,排量越大提高幅度越大。在1.6L-2.0L这一消费群体庞大的区间,缴税额起码将是目前的一倍。这样的调整方向对于1.1-1.6L排量的黄金区间汽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有市场专家认为,此举对小排量汽车消费没有太大的促进意义。草案中虽然增加了大排量汽车的保有成本,但中低排量汽车的税费也跟着涨了不少。对于消费者而言,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群体较小,经济实力也较强,对政策其实并不怎么敏感。而中低排量汽车消费群体庞大,经济能力相对有限,车船税费的提高对他们的影响反而更大。
再就是,目前根据排量来征收的税收,已经体现了鼓励小排量、抑制大排量的初衷。如消费税、购置税和燃油税。再在车船税上进行调整,没有任何必要。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赞成将按不同排量征收不同档次车船税一项中,赞成者占32.5%,不赞成者占65.6%;在对车船税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一项中,42.3%的网友认为消费税、燃油税已经体现了不同排量的差别税,此次调整意义不大,18.7%的网友认为按不同排量征收车船税不能体现节能减排,应该按耗油量征收;对于购车的影响一项中,会因此推迟买车的占50.7%。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车船税应当压缩或者被合并到燃油税中。通过燃油税来实现“多开多交、少开少交”的调节功能。这种做法将直接导致百姓的钱包与汽车的节能特性和用车频度、里程挂钩,会比“车头税”发挥出更大、更科学的作用。
黄金排量历经几多演变
1.6L排量的车一直是黄金排量的中坚,因为这个排量的车型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它动力足够,又够面子,价格还不算太贵(顶多也就十几万元)。因此,1.6L排量一度在市场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也成为各个厂家不能不争的重点市场。
除了市场因素外,从企业产品线的布局来看,1.6L也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