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起,2010年第一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发布,由于报表制度原因,此次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仅公布物价和进出口数据,但这几个数据对判断政策走向仍然十分重要。
从《每日经济新闻》对经济学家、市场机构和国外投行的调查采访来看,各方预计1月份CPI同比增幅基本维持上月水平,而PPI增幅料存在上下行的双向可能,输入型通胀因素可能起到决定作用。
CPI:1.7%-1.9%
各方对CPI(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区间集中在1.7%~1.9%之间,较去年12月基本持平,预计上半年将保持上行。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预测,1月份CPI同比增幅或从上月的1.9%微降至1.7%,通胀率将低于预期。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今年通胀将在控制之中,通胀的跃升是中国北方出现了意外的暴雪天气所致。
兴业银行(33.34,0.40,1.21%)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1月份主要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但降幅趋缓。
尽管1月份CPI涨幅变化不大,但各方认为CPI同比正增长态势将进一步维持。交通银行(8.09,0.01,0.12%)金融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2010年上半年物价将保持上行走势,“一季度物价可能出现冲高态势,2月份CPI在春节因素的推动下,同比涨幅有可能越过3%。”他预计今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在3%~4%之间,全年走势两头低,中间高。
PPI:1.5%-4.5%
各方对PPI(工业品出厂价格)的预期分歧明显,预测区间分布在1.5%至4.5%。从各方观点来看,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输入性通胀因素的不同研判,导致了对PPI预测的分歧加大。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预计1月份PPI涨幅会扩大至3.2%,涨幅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李慧勇分析指出,去年PPI同期基数较低和需求推动型价格上涨,此两项因素叠加导致PPI将走高。
中信证券(26.82,0.00,0.00%)更是预计1月PPI环比上升1.1%,同比上升4.4%。
然而部分外资投行有不同看法。宋宇预计,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PPI同比增幅可能会从去年12月份的1.7%降至1.5%。他认为,要在去年四季度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看待最近上游商品价格的下降,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将使今年经济增速放缓至长期趋势水平。
进出口:出口或回落
进出口方面,各个机构专家均认为进出口继续加快的趋势不变,但对于出口的增速则存有分歧。
诸建芳认为,受节日因素影响,1月份进口和出口较2009年12月份都将有所回落。他预测,1月份出口增长约为15.2%,上月的异常波动将导致1月份增速有所回落。受加工贸易和国内投资需求回落影响,预计1月份进口增长约为46%,与去年12月相比也将有所回落。
李慧勇同样认为出口增速或略有回落,预计增长15.6%,增速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
包括兴业银行鲁政委和高盛宋宇等经济学家均预测1月份出口将较上月小幅上行,出口同比增幅可能会在上月17.7%的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则预计,1月份出口和进口将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和65%。
[NextPage]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9:43
日本核心CPI同比下降0.9% 创10年来最大跌幅
日本总务省1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外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101.2,同比下降0.9%,连续4个月下降,降幅为2010年9月以来的最高,创10年来最大跌幅。
2020-12-10 11:07:56
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涨幅较10月回落1个百分点,为2009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018-12-10 16:59:53
统计局:解读2018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对2018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了解读。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3%。从同比看,CPI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从同比看,P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2018-12-10 16:57:37
2018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
2018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1%。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1%。
2018-11-27 16:35:55
上游工业品价格跌势明显 PPI、CPI剪刀差或持续缩小
国家统计局11月26日公布数据,2018年11月11日-20日的十天时间,中国钢铁、有色、化工、石油天然气等经历了环比价格比较大的跌幅。整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受到较大影响。PPI走势有望继续下降,而CPI仍会稳定,两者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将会缩小。
2018-10-17 11:10:06
食品价格推动9月CPI升至2.5% 年内通胀预期温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CPI同比上涨2.5%,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所致。由于极端天气等因素,9月鲜菜鲜果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对CPI 拉动作用明显,同时,猪肉价格下跌幅度收窄,拖累效应降低。不过,鲜菜鲜果价格上涨并不具有长期性,因此,其对CPI的拉动作用可能减弱。P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但是环比涨幅扩大,这与9月原油价格上涨较快有关。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四季度国内通胀将保持
2018-10-16 09:42:26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价格上涨2.1%。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8%;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价
2018-10-16 09:34:10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8年9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18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进行了解读:CPI环比涨幅与上月相同,同比涨幅略有扩大;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涨幅回落
2018-09-11 14:41:30
8月CPI创年内次高 年内通胀依然温和
8月,CPI环比、同比涨幅稳中略涨,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涨幅回落。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涨幅扩大的影响,CPI PPI环比涨幅均得到拉升。8月,CPI和PPI剪刀差继续收窄,年内通胀仍将持续温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涨价因素在进入9月后多难有强劲表现,未来猪瘟控制情况、油价走势将会对CPI走势带来影响,不过总体而言,年内通胀仍将持续温和,全年CPI同比高点在2.5%附近
2018-09-10 10:54:39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8年8月份CPI和PPI数据 指数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18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