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国务院专家建议水价调整应考虑贫富差距

2009-11-25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白银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 吴平

      涨价理由
  
      1、调节贫富。“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其实低水价是资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资助了低收入者”。

      2、节约资源。“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导致浪费资源。”有负责人表示,当前调整水价是以促进节约、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重点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等问题。

      3、保护环境。“水价里应该包括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用,这样利于环境的改善、制止污染的恶化”。

      4、解决亏损。“中国水务企业普遍亏损。由于国家有限的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致使供排水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滞后”。

      5、国际接轨。“对比国外数据,我国水价偏低,仅为国际水价的1/3。世界银行建议一国居民用水开支应占其可支配收入的3%至4%,而中国不足2%,水价还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认为水价改革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调整贫富差距。在水和粮食这样的必需品上,难以用价格把穷人和富人划为一等:水涨到一百块,富人照常可以一天换一池水,而穷人的收入只能全用来喝水。

      第二,保护节约资源。居民基本用水量很难量化,水资源稀缺不能简单地说因没有节水意识导致的。若能改变“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局面或许较之让居民“滴水度日”更节约水资源。不解决“消瘦变色”的四海五湖、九江八河,而通过上涨水价节水,很难解决用水短缺的局面。

      第三,保护环境。以前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如果全部用在了污水处理上,水污染应该不至如此。

      第四,解决亏损。作为垄断企业,不赢反亏应该反思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

      第五,国际接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收入、自来水质量都没有和国际接轨,单单在水价上和发达国家看齐,可谓顾此失彼。


 

[NextPage]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