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海关和中国人民银行周二集中公布了7月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
多家投资银行的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回暖上升态势,但复苏步伐不如预期的那麽迅猛.国内需求仍将充当发挥主导作用,物价料正触底年内或恢复正增长;而随着外部需求企稳及基数效应消失,下半年出口同比增速将有较大反弹.
数据细节: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8.2%,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7月出口同比下降23%,进口同比下降14.9%,当月贸易顺差为106.3亿美元.1-7月出口累计同比下降22%,进口同比下降23.6%.
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CNMSM2=ECI同比增长28.4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则达到26.37%的记录高位,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回落至3,559亿元.
【要闻点评】
CPI和PPI可能在不久之後会触底反弹
经济仍在复苏,虽然复苏步伐不如预期的那麽迅猛(尤其是工业产出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无误,复苏的结构似乎有所改善,因消费的贡献有所增加.
工业产出增长低于预期,或令政府坚定保持目前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从该角度来看,对于目前担忧国家收紧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的市场而言,今天的数据应属利好.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迎来反弹,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这是因为奥运及其後的金融危机造成的.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在今年下半年或会提速到25%,高于上半年的9.9%.
国内需求量是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7月公布的数据指向了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之路,且由强劲的政府投资引领.上半年剧增的银行信贷给投资增长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同时亦引发了通胀风险、不良贷款,及潜在资产泡沫。7月新增贷款料较6月有很大幅度的减少,因银行倾向于在上半年放出贷款,且政府加强对信贷增长的审查.为减轻市场对可能的政策收紧的忧虑,中国政府已强调将维持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进行微调以防止资产泡沫.在全球复苏之路仍难以平顺之时,国内需求量仍是2009年馀下时间里的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量化政策
7月数据显示,主要活动指标表现不一.私人支出的进一步反弹信号是其中亮点,印证了我们提出的经济持续回暖的观点。
7月数据略逊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而零售额迅猛增长.我们预计,第三季GDP同比增速将超过8%,第四季则可达10%,CPI料在年底转正。
量化政策(公开市场操作,道义劝告和可能发生的准备金率上调)将是央行采取的主要收紧流动性和限制资产价格通胀风险的工具.收紧速度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的数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之前,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不会上调.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