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NEWS
2019-01-12 14:51:29
【百人会】Joachim Damasky:未来三年投入超400亿欧元研发电动系统
Joachim Damasky表示针对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车所做的工作。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组合,要让消费者们有意愿来购买,在未来三年会超过400亿欧元投入开发这种电动的动力系统,而且现在我们也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动态,我们在欧洲大概有50%的市场占有率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占有率,在其他领域有70%的占有率。
2019-01-12 14:41:24
【百人会】杨雷:光伏和电动汽车对能源系统会有深刻的影响
杨雷表示能源这方面总结一下,第一个,新的电气化正在全球发生,终端用电比例不断在攀升。第二个,新增电力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可变动能源,为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
2019-01-12 14:33:30
【百人会】邹骥: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邹骥表示中国的交通无论从它自身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在全世界中的体量和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的高速列车、从我们的高速公路、从我们的集装箱、港口以及从新的汽车的销售量和我们电动车市场,从所有这些方面看占比,中国的分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进一步看到,交通领域在能源和气候变化和环境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性。
2019-01-12 14:20:57
【百人会】秦力洪:智能电动汽车的时代已经开启
秦力洪讲述智能电动汽车的中国机会。我们来看待汽车的代际关系,跳出某一个平台、某一个技术和某一个品牌,宏观的看一下。就像电话咱们以前有电话,后来有移动电话,最后深刻改变大家生活的是叫智能手机,我们觉得汽车也有这么一个大体的代际的分化。从汽车到出现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到下一步电动化和智能化相融合,我们会看到智能电动汽车,我们坚信智能电动汽车是可见的将来一个产品形态大的趋势。
2019-01-12 14:13:04
【百人会】张海亮:2021年天际ME7将小批量搭载固态电池上市
张海亮称天际汽车将与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合作伙伴推进战略合作,推出电芯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的产品。同时还将对电芯材料、制造工艺等展开攻关,加大探索固态电池车载应用、模组和pack结构、热管理、电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迭代,并持续进行高效率的实车测试。在此基础上,今明两年,我们将进行系统测试评估,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预计到2021年,我们车辆搭载的固态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可以超过300瓦时每公斤,电池包的能量
2019-01-12 14:03:52
【百人会】王黎明:加快锂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设
王黎明锂表示电产业作为青海省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展示青海绿色、低碳、循环和逐步电动化发展的亮丽名片,根据锂电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与会代表所交流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今后青海省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以及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2019-01-12 13:22:27
【百人会】Elizabeth Maride Wit:不同交通领域推动“绿色协议”实施实现零排放目标
Elizabeth Maride Wit表示2030年的时候实现100%零排放汽车的销目标,不仅仅是在国家层面要采取行动,要去开展措施,制定规划,同时还需要在真正让我们的计划,让我们的规划在不同的省份能够落地。在不同的交通领域,我们都要去推动“绿色协议”的实施,这样才能最后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2019-01-12 13:02:24
【百人会】Ingvild Anereassen Saeverud:挪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实现全覆盖
Ingvild Anereassen Saeverud讲述挪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分布,现在可以联通不同的区域和主要的城市,都是有快充网络覆盖的。创新和低碳的发展其实是我们未来的机会,零排放汽车是我们整体解决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人口不断增长,有更多的人会生活在城市,主要的方式其实就是靠私家车。因此,我们也需要关注于在城市地区的交通,来促进新型交通模式的产生。
2019-01-12 11:46:32
【百人会】Tomas De Staic:英国将采取措施确保2040年所有新车实现零排放
Tomas De Staic讲到英国现在是欧盟第二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这样一个趋势也将会继续存在。要实现电动车的过渡,到2040年的时候所有的新车和货车都需要变成零排放。相信这样的目标能够给提供一个很明确的信息,就是需要采取措施,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合作起来,能够促进我们交通行业的一个变革。
2019-01-12 11:35:56
【百人会】李冶:未来将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推进“互联网+”充电设施建设
李冶表示能源局同整个能源行业近期开展工作有:一是深入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是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的标准体系。 四是引导促进充电网络发展。